脑血流检测
模型:成年雄性SD大鼠(~300 g),右侧颈动脉栓塞2h造模。
显像方式:尾静脉注射(30 MBq) 13N-NH3,动态扫描22分钟。
意义:首1次系统检测动物模型脑缺血后的血流改变情况,可能为脑卒中疾病研究提供帮助。
脑组织糖代谢检测
模型:成年雄性SD大鼠(~300 g),左侧颈动脉栓塞40min造模,第7天后显像。
显像方式:尾静脉注射(~11.1 MBq)18F-FDG 30分钟后,静态扫描20分钟。
意义:促血管生成多肽可缓解脑卒中后缺血区的损伤。
灌注加权成像能够反映血液在组织中流动时的流动状态,并能够对血液流动过程中的某些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无创评估。PWI技术按有无外源性造影剂,可分为造影剂首显像和血管成像两种。通过法 MR PWI可按造影剂用量、T1/T2弛豫时间等因素,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动态磁敏增强(DSC-MRI),另一类是动态磁敏增强(DCE-MRI)。
DSC-MRI能反映脑梗死后T_1值的改变,并能反映脑梗死后缺血面积及严重程度。常见的评估指标有:达峰时间(topic top tumor temperature, TTP)、平均通过时间(method temporal time, MTT)、相对脑血流(rCBF, rCBV)等;DCE-MRI与T2*值的变化有关,DCE-MRI主要用来评估血管的通透性,其相关的评估参数有体积传递常数(Ktrans)、回流速率常数(Vp)等。ASL使用动脉血中水质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,不需要注射对比剂,安全无创,但该方法评价参数较少,只能得到CBF值(每100g组织每分钟通过的血流量ml)。
核磁1共振成像(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简称NMRI),也称磁共振成像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简称MRI),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,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,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,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。小动物磁共振成像原理与医院临床用的磁共振原理相同,都是利用射频脉冲(Radio frequency,RF)对置于外加磁场(B0)中具有磁性的原子核,主要是氢核,进行激发产生核磁1共振信号,利用感应线圈获得与组织弛豫时间和质子密度相关的信息,通过各种编码技术和傅立叶变换终形成磁共振图像。小动物核磁1共振成像特点:
核磁1共振成像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MRI)是目前临床上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。其具有无创、无辐射损伤、软组织分辨率高、多核多参数成像、任意层扫描等优点。对于中1枢神经系统,神经血管成像是首1选方法,特别是在其他检测方法无法识别的小的肿1瘤病变中。由于能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解剖图像,MRI已成为临床成像的重要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