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爱普生(中国)在中国的6年,是快速本地化的6年”。执行机构机器人高科技产物(18张)即机器人本体,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,其中的运动副(转动副或移动副)常称为关节,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。畠山刚认为,爱普生的本地化是产品与架构的二维体系:即提供适合于本地市场的产品,目前爱普生工业机器人大多数产品均已本地生产;构筑本地化架构,包括销售组织、技术支持,以及售后服务的本地化,爱普生在全国拥有包括销售、技术、售后、管理运营等20人团队。
如今,这个二维的本地化体系,已从爱普生内部,外拓至合作伙伴。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,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。爱普生布局中国本土化进程6年,着力建设、培养增值服务商及系统集成商体系,编织着爱普生的本地化销售和服务网络。爱普生通过增值服务商将产品、解决方案及应用经验带给系统集成商,由系统集成商将产品提供给终端顾客、使用者,他们加强了爱普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。可以说,增值服务商及系统集成商是爱普生本土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他们是爱普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、价值与服务的终端传递者。
未来五年:中国机器人的发展规划
当下,《中国制造2025》战略规划的思想已然是深入人心,全国上下万众一心,齐头并进。那么,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思考,中国制定《中国制造2025》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?机器人产业又处在什么位置?
2016年,我国发布了机器人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,该规划详细的制定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五年的目标和任务。
具体目标如下:
产业规模持续增长。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,例如生产业、建筑业,或是危险的工作。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,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。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,在助老助残、医类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。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,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。
机器人传感器
作为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一类是内部信息传感器,用于检测机器人各部分的内部状况,如各关节的位置、速度、加速度等,并将所测得的信息作为反馈信号送至控制器,形成闭环控制。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,成为世界一台智能机器人。一类是外部信息传感器,用于获取有关机器人的作业对象及外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,以使机器人的动作能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,使之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,甚至使机器人具有某种“感觉”,向智能化发展,例如视觉、声觉等外部传感器给出工作对象、工作环境的有关信息,利用这些信息构成一个大的反馈回路,从而将大大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精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