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,近年来,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,PVC制品每年以20%以上的速度增长,到2005年PVC年产量已达到750万吨,据预测,到2007年PVC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吨。
加工助剂在国外早期由美国罗门哈斯(Rohm & Hass)公司于1958年首先开发成功,同年推出一个牌号K-120。此后,国外许多公司开始纷纷涉足这一领域,开发出相类似的产品。70年代之后,随着PVC制品的迅速增长,加工助剂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PVC加工助剂种类作用
分类
1)按产品成份分类
2)按相对分子量分类
加工助剂根据不同的相对分子量,也有不同的功能。相对分子量在50-150万的加工助剂广泛用于普通制品的加工,如:ACR-201、301、401等。相对分子量在150万以上的加工助剂广泛用于吹塑成型以及硬质PVC发泡制品,如ACR-530。
加工助剂(Processing Aid)的主要作用是:
1)加快PVC的塑化过程。
2)改进热塑性熔体的流变性能。
3)改善热弹性状态下熔体力学性能。
4)提高制品的外观质量等综合功能。尽管加工助剂的添加量少,但对改善PVC加工性能却是十分重要的。
PVC加工助剂改性剂:MBS类
抗冲改性剂MBS是MMA接枝丁苯胶乳后经盐析干燥而成的核-壳共聚物,用其改性PVC能提高其冲击强度和综合性能,因其与PVC折光率相近,使改性的PVC是有较好的透明性,因此广泛应用于透明制品。因其含有丁二烯见光易分解老化,因此不适用于户外制品。MBS早期由罗姆哈斯在20世纪50年代时开发成功的,目前产量已达30万吨,占各类抗冲改性剂的首位。目前生产厂家和牌号众多。